好书推荐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好书推荐 -> 新书推荐 -> 新书推荐 -> 正文

新书推荐 |“悦读成风尚 阅读传书香”【第七期】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12-08


杨绛先生说过:“年轻的时候认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知道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读书所得去生活吧。”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今天图图为大家带来好书荐读,愿你我都能读有所得,以致良知。


1252A

》(美)米切尔著

索书号:I712.45/MQE:7

馆藏方位:南校专业资料室思政

作者介绍: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1937年她因长篇小说《飘》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1949年8月16日,她在车祸中遇难。她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飘》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作品简介:《飘》以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为背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为主线,着力刻画了姿色迷人、聪明能干的大庄园主女儿斯嘉丽这一不屈不挠进行奋争的女性形象,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奴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灭亡,奴隶制经济终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小说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还勾勒出了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


CD0D

《命若飘蓬》(法) 西尔万·泰松著;周佩琼译

索书号:I565.45/TS

馆藏方位:南校书库、新书资源区

作者介绍:西尔万·泰松为法国作家、记者、旅行家,欧洲探险行会的会长。十九岁骑摩托车穿越冰岛中部,并参加了婆罗洲洞穴探险。后与好友骑单车环游世界。1997年以来,以步行、骑单车或骑马的方式游历中亚。2010年出版《在西伯利亚森林中》,获散文类美第奇文学奖。至今已出版十多部游记,其影集和随笔也广受好评。他写作的短篇小说曾获得龚古尔奖。

作品简介:《命若飘蓬》是法国当代旅行作家和小说家西尔万·泰松的代表性短篇小说集,由伽利玛出版社首次出版于2009年,荣获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这本短篇集收录了《沥青》《小雕像》《湖泊》《峡谷》《海湾》等十五篇精彩的小说。这十五个故事发生在世界的多个地方,在西伯利亚的平原、苏格兰的峡谷、爱琴海的海湾、格鲁吉亚的群山……这十五个主人公都怀揣着欲望或希望,然而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力量更强大,主人公往往在经历一番曲折的变故后,最后归于对命运的无奈和嗟叹,或重新回到最初的平静。


7838

《所有的桥都孤独》(奥) 英格博格·巴赫曼著;李双志译

索书号:I521.25/BHM

馆藏方位:南校书库、新书资源区

作者介绍:英格博格•巴赫曼(Ingeborg Bachmann)奥地利诗人、剧作家。出生于奥地利的克拉根福特,先后在因斯布鲁克大学、格拉茨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大学期间就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和诗歌,195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延宕的时光》,获得四七社文学奖,1956年出版诗集《大熊座的呼唤》,获得当年不来梅文学奖。除了诗歌,英格博格•巴赫曼还创作了多部广播剧和歌剧,如《曼哈顿的好上帝》《洪堡亲王》《少主》等,短篇小说集《三十岁》《同声传译》等。1968年,英格博格•巴赫曼获得奥地利国家文学大奖。1973年,因罗马家中发生火灾,重伤不治而去世。

作品简介:《所有的桥都孤独》按时间顺序,收录奥地利诗人英格博格•巴赫曼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有“青春年代的诗”“1948年至1953年间的诗”“《延宕的时光》”“《大熊座的呼唤》”“1957年至1961年间的诗”“1964年至1967年间的诗”这几部分,读者可以一览诗人诗歌创作的全貌。


102F5

《闲情偶寄》(清)李渔著

索书号:I264.9/LY:5

馆藏方位:南校专业资料室思政

作者介绍:李渔(1611年—1680年),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鸿,号笠翁,别号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金华兰溪(今属浙江)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李渔自幼聪颖,及长擅古文词。明崇祯十年,考入金华府庠,为府学生。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清顺治八年,迁居杭州。后移家金陵,筑“芥子园”别业,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康熙十六年,复归杭州,在云居山东麓修筑“层园”。康熙十九年病逝。

作品简介:《闲情偶寄》,清代人李渔所撰写,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它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论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艺术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阐发了自己的主张,内容极为丰富。其中,《颐养部》总论养生,是一篇重要的养生文献。


FE91

《遥远的向日葵地》李娟著

索书号:I267/LJ:10

馆藏方位:南校书库、新书资源区

作者介绍:李娟,1979年7月21日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籍贯四川乐至,中国当代作家。1999年开始写作,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报纸开设专栏。2003年1月,出版首部散文集《九篇雪》。2010年6月,出版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2011年,获得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2012年,相继出版长篇散文《冬牧场》与《羊道》系列散文。2017年,出版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后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

作品简介:该书讲述了李娟一家在乌伦古河岸的戈壁,定居在葵花地边的地窝子时,那一段充满艰辛与奇遇的耕种生活:荒漠上开辟的百亩葵花地,经历鹅喉羚啃食、三次补种,又接连遭遇干旱、虫害,直至收获。此外,作者还记录了劳作在向日葵地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她勤劳乐观的母亲、高龄多病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赛虎和鸡鸭鹅等家禽。书中刻画了作者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也表达了作者对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疑虑,呈现出一种脆弱微渺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读书,使我们在奉献中快乐,在追求中坚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从名家名言中获取精神的营养,为我们的自身素质的提高获得高品位的营养,我们可以从众多的书籍中找到人生的意义,生命的诠释,心灵的感动。


Copyright © 2013 长治学院|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版本浏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