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传统文化 照亮浩瀚星空——“国学经典”书目推荐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在这片被五千年文明浸润的土地上,经典如长河奔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今日我们推开历史的重门,精选五本国学经典——《道德经》《传习录》《论语心得》《近思录集解》《孟子说解》,让这些经典带您以今人之眼观古书,以古圣之智解今惑。
NO1 《道德经》

作者:老子;张景、张松辉译注
馆藏地址:南校书库、新书资源区
索书号:B223.14/ZT
《道德经》的作者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他是华夏族人,出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内容简介:《道德经》又称《老子》,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它并不是一本讲品德修养的书,而是一部美妙的哲学诗篇。道,是讲宇宙观的;德,是讲万物和人的本性。《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NO2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撰
馆藏地址:南校书库、新书资源区
索书号:B248.2/WSR:1
王守仁(1472-1529),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王守仁,字伯安,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余姚(今属浙江)人。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内容简介:本书共上中下三卷,是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书中记载有关“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论点的问答,内容包括:徐爱录;陆澄录;薛侃录;钱德洪序等。“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NO3 《论语》心得

作者:刘高杰编著
馆藏地址:南校书库、新书资源区
索书号:B222.25/LGJ
刘高杰1980年出生,河南夏邑人。扬州大学教育硕士。致力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研究工作。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巧言令色、三省吾身、余力学文、不重不威、为子之道、言而有信、小人难养、君子无争、里仁为美、观过知仁、利多则怨、忠恕之道、义利之别见异思迁等方面学习孔子的智慧,也学习孔子的精神,做一个聪慧和理智的人,用自己发展的成果吸引世人尊重的眼神,并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NO4 《近思录集解》上下册

作者:(宋)朱熹,吕祖谦编;(宋)叶采集解
馆藏地址:南校书库、新书资源区
索书号:B244.72/ZX1:2、B244.72/ZX3:2
叶采,字仲圭,号平巌,建安人。他是朱熹的再传弟子,官至翰林侍讲,后乞归。他的主要著作包括《近思录集解》十四卷及《西铭性理集解》等。
内容简介:是南宋叶采为《近思录》各卷创建的纲目和提要,使原书体例更加清晰完备,理学思想的表达更趋明朗,是《近思录》系列文献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本书分为上下两册,选取宋至清代著名儒者的代表性著作,并请有学术潜力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撰写导读,以供儒学学习爱好者选读。
NO5 《孟子直解》

作者:(明)张居正编著,龙建春,董露露校注.
馆藏地址:南校书库、新书资源区
索书号:B222.55/ZJZ1、B222.55/ZJZ3
张居正,明朝政治家、改革家,曾辅佐明万历皇帝朱翊钧,为幼年的万历皇帝之师。
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以明天启元年《重刻辩真内府原版张阁老四书直解》为底本,逐一点校,在原文的基础上,对于生僻难解的字词详加注释,是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经修改后呈给皇帝在宫内阅读的稿本,以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融合了张居正等人对历史上兴亡教训的总结和改革思想,对许多重大历史问题,还提出了自己的许多独特见解。
诗经有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当我们以敬畏之心重读经典,总能发现新的光芒。愿这些承载古人心血的智慧结晶,能成为您案头常伴的精神原乡。